共青团平凉市委:实施“伙伴计划”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也是广大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要空间,更是共青团融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格局、联系服务青少年的新场景、主阵地。自团中央“伙伴计划”示范项目实施以来,共青团平凉市委积极对接争取、广泛链接资源、创新运作模式,聚焦“四类重点青少年”,着眼社区青少年急难愁盼的普遍性需求,探索建立“团组织牵头抓总+社会组织具体实施+社区协调配合”的三方工作机制,在全市5个县(市、区)精准实施“伙伴领航站”和“团团活力圈”项目5个,累计开展服务411场次,服务青少年6407人次,示范带动团员青年投身基层社会治理,将社区打造成了青少年想来、爱来、常来的青春团聚地。
特色活动让青少年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仲春时节,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新民北路社区小广场上,穿着印有“团团活力圈”蓝色马甲的孩子们正围着舞狮道具跃跃欲试,回族少年小刚(化名)盯着舞狮道具目不转睛……“试试看?”志愿者将狮头塞进小刚的怀里,他在忐忑中很快便和小朋友们玩得兴高采烈……后续开展的庆元宵煮汤圆、月饼制作等传统文化活动,小刚都积极参加。
据实施该项目的社会组织负责人介绍,新民北路社区辖区内回迁小区和新建小区多,有着回汉融合、城乡结合的显著特点,他们在服务载体设计过程中,注重将传统文化体验与民族团结教育深度融合,让越来越多来自不同民族、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伙伴们”相聚在一起,都能找到文化认同的“呼吸节奏”。
在平凉市“伙伴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承接项目的社会组织对社区重点青少年群体定期开展发展状况及需求调研,推出了“思想引领”“爱心托管”“兴趣培养”“亲情陪伴”“实践提升”等多个服务项目,不断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服务对象也从最初的上门邀请变成了孩子们主动参与。
倾心倾力服务 为困难青少年点亮希望之光
华亭市凤仪社区12岁双胞胎女孩大李、小李(化名)在爸爸、奶奶因病去世后,妈妈改嫁,姐妹俩由年迈的爷爷抚养,导致姐妹俩性格敏感、自卑,这是青年社工崔雅琪在项目初期走访摸底时了解到的情况,姐妹俩的遭遇深深触动了崔雅琪的心。
从此,崔雅琪便成了姐妹俩家中的常客,带姐妹俩全程参与“伙伴计划”节假日托管班,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写作业、做游戏……慢慢地,姐妹俩逐渐从最初的沉默寡言变得愿意分享学校生活,甚至当起了活动的小主持人。崔雅琪说:“在‘伙伴计划’实施中,希望自己能成为一束光,哪怕只是微弱的光芒,也能照亮姐妹俩前行的道路。”
嘉豪国际传媒24小时服务热线:0531-83183678 18954156111
官网:www.jhgjcm.org.cn
官网:www.jhgjcm.org.cn